【付诸东流意思介绍】“付诸东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努力、成果或资源等因某种原因而白白浪费,毫无价值地消失。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多用于表达对失败、损失或无效努力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付诸东流”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情况,比如投资失败、计划落空、努力无果等。它强调的是“付出”之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或结果,反而被彻底浪费。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付诸东流 |
| 拼音 | fù zhū dōng liú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言虽未尽,然大体可取,若不加修饰,必付诸东流。” |
| 含义 | 指努力、成果、资源等因某种原因而白白浪费,毫无价值地消失。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宾语或定语。 |
| 近义词 | 功亏一篑、前功尽弃、白费力气 |
| 反义词 | 收获颇丰、有所成就、事半功倍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投资失败 | 他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最终却因市场反应冷淡,全部付诸东流。 |
| 计划落空 | 原本计划顺利推进,但由于突发问题,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
| 资源浪费 | 公司为这次活动准备了大量资源,结果却因为组织不当,全都付诸东流。 |
三、总结
“付诸东流”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努力和付出未能获得预期成果的失落感。它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经历,也常用于评价社会现象或商业行为。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情感与观点。
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语境的搭配,避免误用或过度夸张。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近义词和反义词来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