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必知的法律常识都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不仅有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避免无意中触犯法律。以下是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帮助你更好地认识和遵守法律。
一、法律常识总结
1. 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 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协商一致的结果,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需依法履行。
3. 婚姻法中的夫妻共同财产:婚后所得的工资、投资收益等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依法分割。
4. 继承权的基本原则:子女、配偶、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按法定顺序继承。
5. 劳动法中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薪资等条款。
6. 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
7.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部门会根据现场情况作出责任认定,作为赔偿依据。
8. 知识产权保护: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可能构成侵权。
9. 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人身权等有特别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虐待和歧视。
10. 刑事犯罪的界定:故意伤害、盗窃、诈骗等行为若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10个必知法律常识一览表
序号 | 法律常识名称 | 简要说明 |
1 | 民事行为能力 | 年满18岁且精神正常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独立实施法律行为。 |
2 | 合同的签订与履行 | 合同是双方约定,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依法履行。 |
3 | 婚姻法中的夫妻共同财产 | 婚后所得财产通常为夫妻共同所有,离婚时依法分割。 |
4 | 继承权的基本原则 | 子女、配偶、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未立遗嘱时按法定顺序继承。 |
5 | 劳动法中的劳动合同 | 必须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资等,保障劳动者权益。 |
6 |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法律保护。 |
7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由交警部门根据事实和证据作出责任划分,影响赔偿金额。 |
8 | 知识产权保护 | 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作品可能构成侵权。 |
9 | 未成年人保护 |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人身权等给予特殊保护,禁止虐待和歧视。 |
10 | 刑事犯罪的界定 | 如故意伤害、盗窃、诈骗等,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
通过了解这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