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月记原文及翻译】一、
《观月记》是宋代文人苏轼的一篇散文,文章以作者在中秋夜赏月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全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本文通过“观月”的过程,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余尝寓居黄州,暇日,辄往东坡,种花竹,作亭榭,自谓“东坡居士”。 | 我曾经住在黄州,闲暇时常常去东坡,种花种竹,建亭修榭,自称为“东坡居士”。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丙辰年的中秋节,我高兴地喝到天亮,喝得大醉,写了这篇作品,同时怀念弟弟苏辙。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明月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举起酒杯向青天发问。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却又怕那华丽的宫殿太高,寒冷难以承受。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起来跳舞,玩赏自己的清影,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呢!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月亮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照在雕花的窗户上,照得失眠的人无法入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月亮不应该有怨恨,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时才圆满?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圆满。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只希望人们能长久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三、总结
《观月记》不仅是一篇描写中秋夜景的散文,更是一篇蕴含人生哲理的作品。苏轼通过月亮这一自然意象,表达了对亲人思念之情,也寄托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比原文与翻译,可以看出苏轼的文字既富有诗意,又贴近生活,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思想层面来看,《观月记》都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