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钉截铁的汉语大词典斩钉截铁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斩钉截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说话或做事非常坚决、果断,毫不含糊。但很多人在使用这个词语时,并不了解它的具体含义和出处。本文将从《汉语大词典》的角度出发,对“斩钉截铁”的释义、来源及用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相关内容。
一、
“斩钉截铁”出自古代文献,原意是指把钉子和铁器砍断,比喻态度坚定、毫不犹豫。在现代汉语中,它被广泛用来形容人的言辞或行为非常明确、果断,没有丝毫犹豫或动摇。《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权威的汉语辞书,对“斩钉截铁”进行了详细解释,包括其读音、结构、释义、出处、例句等信息。
该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语中都较为常见,尤其在强调决心、立场或决定时使用较多。了解其准确含义有助于更有效地运用这一表达方式。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斩钉截铁 |
| 拼音 | zhǎn dīng jié tiě |
| 结构 | 联合式 |
| 释义 | 形容说话或做事非常坚决、果断,毫不含糊。 |
| 出处 | 《元史·许衡传》:“凡人之言,当如是也,斩钉截铁,不为利害所动。”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态度、言行坚定,常作谓语、状语或定语。 |
| 例句 | 他斩钉截铁地表示,这件事不会改变。 |
| 近义词 | 坚决、果断、雷厉风行 |
| 反义词 |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模棱两可 |
三、结语
“斩钉截铁”作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极具实用性。通过《汉语大词典》的详细解读,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与感染力。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经典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