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铬酸钾一碘量法】一、方法概述
重铬酸钾一碘量法是一种经典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还原性物质的含量,如亚铁离子(Fe²⁺)、过氧化氢(H₂O₂)等。该方法利用重铬酸钾(K₂Cr₂O₇)作为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与被测物质反应,生成的产物通过碘量法进行定量分析。
其基本原理是:在酸性环境中,重铬酸钾将被测物质氧化,同时自身被还原为三价铬(Cr³⁺)。随后,通过加入过量的碘化钾(KI),使反应中产生的Cr³⁺进一步与I⁻发生反应,释放出一定量的碘(I₂),最后用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从而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简要总结
| 步骤 | 操作内容 | 说明 | 
| 1 | 配制标准溶液 | 准确配制重铬酸钾、碘化钾、硫代硫酸钠等溶液 | 
| 2 | 样品处理 | 将待测样品溶解并调节至适宜的酸度条件 | 
| 3 | 加入重铬酸钾 |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适量重铬酸钾溶液 | 
| 4 | 反应进行 | 让重铬酸钾与样品中的还原性物质充分反应 | 
| 5 | 加入碘化钾 | 使反应生成的Cr³⁺与I⁻反应,释放出I₂ | 
| 6 | 滴定操作 |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生成的I₂,直至终点 | 
| 7 | 数据记录与计算 | 根据滴定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 
三、优点与局限性
| 项目 | 内容 | 
| 优点 |  - 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 适用于多种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 试剂稳定,不易分解。  | 
| 局限性 |  - 对样品的酸度要求较高; - 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条件; - 有些干扰物质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 
四、应用领域
重铬酸钾一碘量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质分析、食品检测及化学工业等领域,尤其适合于测定水样中的COD(化学需氧量)或某些金属离子的含量。由于其操作相对简单且结果可靠,成为许多实验室常用的分析手段之一。
五、注意事项
-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酸度,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 滴定终点判断需准确,通常使用淀粉指示剂;
- 所有试剂应现配现用,以保证其活性和稳定性。
结语:
重铬酸钾一碘量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适用性。掌握其原理与操作要点,有助于提高实验分析的准确性与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