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的意思】“颐指气使”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态度傲慢、盛气凌人,对他人指手画脚、发号施令。这个成语不仅带有贬义,还反映了说话者或行为者的专横与不尊重。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颐指气使”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和相关信息的整理。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颐指气使 |
| 拼音 | yí zhǐ qì shǐ |
| 出处 | 《汉书·张汤传》:“汤为人多诈,饰智矜愚,强以所不知为知,故天下谓之‘颐指气使’。” |
| 释义 | 形容人态度傲慢,用眼神或言语指挥别人,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某人态度专横、自以为是,喜欢命令他人。 |
| 近义词 | 傲慢无礼、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
| 反义词 | 谦虚有礼、恭敬有加、低声下气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工作场合 | 上司总是颐指气使,让下属感到非常压抑。 |
| 家庭关系 | 父亲在家中颐指气使,家人都不敢轻易反驳。 |
| 社交场合 | 他颐指气使的态度让人难以接受,大家都避而远之。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为中性词:很多人误以为“颐指气使”只是描述一个人说话的方式,但其实它带有明显的贬义。
2. 混淆近义词:如“颐指气使”与“趾高气扬”虽然都有傲慢的意思,但“颐指气使”更强调对别人的指挥,而“趾高气扬”则侧重于自我得意的表现。
四、如何正确使用
- 在正式写作或口语中,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成语。
- 若想表达对某人态度的不满,可用“颐指气使”来形容其专横的行为。
- 注意搭配合适的词语,如“颐指气使的态度”、“颐指气使的作风”。
五、总结
“颐指气使”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态度傲慢、喜欢指挥别人的人。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需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
通过了解其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用法,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