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出处

2025-11-16 17:28:22

问题描述:

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出处,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6 17:28:22

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出处】一、

“常有欲以观其徼”出自《道德经》第十一章,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这句话强调了“有”与“无”的辩证关系,指出通过“有”的存在可以观察到事物的边界或端倪(即“徼”)。在老子看来,“有”和“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世界的本质。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语句的出处及含义,以下将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背景与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原文出处 《道德经》第十一章
原句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
作者 老子(李耳)
朝代 春秋时期(约公元前6世纪)
出处原文节选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含义 通过“有”的状态去观察事物的边界或端倪;“徼”指事物的边界、端点或外在表现。
“常无欲以观其妙”的含义 通过“无”的状态去体悟事物的奥妙或本质;“妙”指事物内在的规律与深意。
哲学思想 强调“有”与“无”的辩证统一,认为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世界的存在方式。
现实意义 提醒人们在认识世界时,既要关注表象(有),也要深入本质(无),达到全面理解。

三、结语

“常有欲以观其徼”不仅是老子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世界时,应兼顾现象与本质,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智慧。通过了解这句话的出处及其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道德经》的思想精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