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是哪一位人物】“出师未捷身先死”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原句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表达了对一位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却英年早逝的将领的惋惜与敬仰之情。
一、
“出师未捷身先死”出自杜甫的《蜀相》。诗句中的“出师”指的是古代将领率军出征,“未捷”表示没有取得胜利,“身先死”则指在战事未果之前就去世了。整句诗意为:出征尚未成功,自己却先死了。这句话是杜甫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感慨。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并多次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实现恢复汉室的宏愿。他在五十四岁时病逝于五丈原,留下千古遗憾。杜甫在诗中借诸葛亮之名,抒发了对忠臣良将未能完成大业的悲叹。
二、人物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杜甫《蜀相》 |
| 原句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 指代人物 | 诸葛亮(字孔明) |
| 朝代 | 三国时期(蜀汉) |
| 身份 | 蜀汉丞相、军事家、政治家 |
| 生卒年 | 公元181年-234年 |
| 主要事迹 |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发明木牛流马等军事器械 |
| 去世原因 | 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境内) |
| 评价 | 忠诚、智慧、鞠躬尽瘁,后世称其为“智圣” |
三、结语
“出师未捷身先死”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历史英雄未能实现理想的一种深切缅怀。杜甫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也寄托了对国家兴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这一诗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经典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