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急败坏的意思】“气急败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愤怒或着急时,情绪失控、说话或行为变得非常不理智的状态。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压力或不满时的反应。
一、成语解析
- 字面意思:气急,指呼吸急促;败坏,指情绪失控、失去常态。
- 引申意义:形容人因愤怒、焦虑或失望而情绪激动,表现得失态、言语粗暴或行为失控。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意外事件后的反应,或对某事感到极度不满时的表现。
二、词义总结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用法 | 近义词 | 反义词 |
气急败坏 | qì jí bài huài | 因愤怒或着急而情绪失控 | 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描写人物情绪状态 | 怒火中烧、暴跳如雷 | 心平气和、冷静自持 |
三、常见用法举例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气急败坏地摔门而去。
2. 老师看到学生考试作弊,气急败坏地批评了他。
3. 她气急败坏地说:“你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
这些句子都表现出说话者在情绪激动时的反应,显示出“气急败坏”的典型用法。
四、成语来源(简要)
“气急败坏”出自古代文学作品,虽无确切出处,但其结构和含义在《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常有体现,反映了古人对情绪失控现象的描述。
五、注意事项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滥用。
- 若用于写作,可适当替换为更文雅的表达,如“怒不可遏”“愤愤不平”等。
- 该成语强调的是情绪的失控,而非单纯的生气,因此使用时需结合具体情境判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气急败坏”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也反映出人们在面对压力或不满时的心理状态。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