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长在古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2025-10-30 22:57:17

问题描述:

长在古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22:57:17

长在古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在古汉语中,“长”是一个常见且多义的字,其含义丰富,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表示“长度”、“年长”、“生长”、“擅长”等多种意思。为了更清晰地理解“长”在古汉语中的多种用法和解释,本文将从《古汉语词典》中提取相关条目,并以加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

一、

“长”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长度、长短:表示物体的尺寸或时间的长短。

2. 年长、长久:指年龄较大或持续时间久。

3. 生长、成长:表示事物逐渐发展、形成的过程。

4. 擅长、精通:表示对某事有专长或熟练掌握。

5. 首领、领导:指某一团体或组织的负责人。

6. 常、经常:表示频率高或状态持续。

在实际使用中,“长”常与“短”相对,也常用于形容人的年龄、事物的发展状态等。在文言文中,“长”有时还作为动词使用,如“长子”即“生子”,“长风”则为“大风”。

二、《古汉语词典》中“长”的解释(表格)

拼音 繁体 简体 释义 出处/例句 说明
cháng 长度、长短 《诗经·小雅》:“长夜漫漫。” 表示时间或空间上的长度
cháng 年长、长久 《论语·学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表示年龄较大或持续时间久
zhǎng 生长、成长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表示事物逐渐发展
zhǎng 擅长、精通 《史记·项羽本纪》:“长于攻战。” 表示对某事有专长
zhǎng 首领、领导 《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 指团体中的领导者
zhǎng 常、经常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表示频率高或状态持续

三、结语

“长”作为一个多义字,在古汉语中具有丰富的语义和广泛的使用范围。它不仅用于描述物理上的长度,也用于表达时间、年龄、能力等多个层面的意义。了解“长”的不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提高古文阅读的能力。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长”在古汉语中的多种解释及其用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