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按名责实是什么意思】“按名责实”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根据事物的名称来追究其实质,强调做事或判断时要严格按照名称所代表的实际内容来进行,不能只看表面,而忽视实际。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质的行为。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按名责实 |
| 拼音 | àn míng zé shí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行,当以德为先,非徒以名也;人之言,当以实为本,非徒以辞也。” |
| 释义 | 根据事物的名称来追究其实际内容,强调名实相符。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指导,表示不应只看表面,而应深入考察本质。 |
| 近义词 | 名副其实、实事求是 |
| 反义词 | 言过其实、有名无实 |
二、成语使用场景
| 场景 | 说明 |
| 工作管理 | 在工作中,领导要求员工“按名责实”,即按照职位名称来考核实际工作表现。 |
| 学术研究 | 学术界强调“按名责实”,即研究课题应与标题和内容一致,避免夸大或偏离主题。 |
| 日常生活 | 朋友之间说“你别光按名责实,得看实际表现”,意指不要只看表面称呼或头衔。 |
三、常见误区
| 误区 | 正确理解 |
| 认为“按名责实”是贬义词 | 其实该成语中性偏褒义,强调的是务实、求真。 |
| 把“按名责实”等同于“按图索骥” | “按图索骥”是指机械地按图寻找事物,而“按名责实”更强调对名称与实际的对应关系。 |
| 不了解出处 | 了解其来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和用法。 |
四、总结
“按名责实”是一个强调“名实相符”的成语,提醒人们在看待事物或评价他人时,不能仅凭名称或表面现象,而应深入分析其真实情况。它适用于多个领域,如工作、学习、生活等,是一种提倡实事求是、注重实际的思维方式。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可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