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屈什么意思】“威武不屈”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强权、威胁或困难时,能够坚守原则、不妥协、不低头。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坚定意志和高尚品格。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威武不屈 |
拼音 | wēi wǔ bù qū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志气不屈,其节操不移。” |
含义 | 在强权、威胁面前不低头、不退缩,保持坚定的意志和尊严。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有骨气、有担当,尤其在逆境中表现突出。 |
近义词 | 坚贞不屈、宁死不屈、百折不挠 |
反义词 | 唯唯诺诺、卑躬屈膝、软弱无能 |
二、成语背景与使用场景
“威武不屈”源于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强调在面对权力压迫、外敌入侵或人生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自我,不为外力所动。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它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 描述历史人物(如文天祥、岳飞等)在国家危难时的英勇表现。
- 表扬现代人面对压力、挑战时表现出的坚强意志。
- 作为励志语句,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信念。
三、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历史评价 | 文天祥面对元军威逼利诱,始终不屈,堪称“威武不屈”的典范。 |
现代人物 | 在职场中,他始终坚持原则,即使上司施压也不轻易妥协,体现了“威武不屈”的精神。 |
鼓励他人 | 面对困难不要退缩,要像古人一样“威武不屈”,勇敢前行。 |
四、总结
“威武不屈”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一种不畏强权、不惧艰难、坚持正义和信念的品质。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精神都是值得推崇和学习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这种“威武不屈”的品格,做一个有骨气、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