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专项计划有哪些学校和专业】国家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支持贫困地区学生进入重点高校学习而设立的一种招生政策,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升学机会。该计划主要面向农村户籍的学生,由教育部统一部署,每年由部分重点高校承担招生任务。
国家专项计划的实施范围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尤其是中西部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参与该计划的高校多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或普通本科一批院校,招生专业也以社会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学科为主。
以下是关于国家专项计划的学校和专业的一些总结:
一、国家专项计划的主要特点
1. 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农村户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2. 录取方式:在高考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按计划进行单独录取。
3. 招生学校:包括全国多所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
4. 专业设置:涵盖文史类、理工类、医学类、师范类等多个学科门类。
二、国家专项计划的学校名单(部分)
序号 | 高校名称 | 所属省份 | 是否“双一流” |
1 | 清华大学 | 北京 | 是 |
2 | 北京大学 | 北京 | 是 |
3 | 复旦大学 | 上海 | 是 |
4 | 浙江大学 | 浙江 | 是 |
5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是 |
6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是 |
7 | 中南大学 | 湖南 | 是 |
8 | 四川大学 | 四川 | 是 |
9 | 山东大学 | 山东 | 是 |
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是 |
> 注:以上仅为部分高校,具体名单每年会根据教育部安排有所调整。
三、国家专项计划的专业设置(部分)
专业类别 | 典型专业示例 |
文史类 | 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 |
理工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医学类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
师范类 | 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 |
经管类 | 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 |
法学类 | 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 |
> 说明:不同高校的专业设置略有差异,具体以当年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四、如何申请国家专项计划?
1. 资格审核:考生需通过户籍、学籍等条件审核,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2. 填报志愿: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有国家专项计划的高校和专业。
3. 录取通知:通过高考成绩和专项计划名额确定录取结果。
五、注意事项
- 国家专项计划通常在本科批次中单独设置,考生需注意填报时间。
- 一旦被录取,原则上不得转出专项计划,需按原计划完成学业。
- 部分高校对国家专项计划学生有额外的培养和支持政策。
总结
国家专项计划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提供了进入高水平大学深造的机会,是国家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考生在了解相关政策的同时,应结合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建议关注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信息,确保顺利报名和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