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教案】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在幼儿园阶段,通过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下是一份关于“幼儿园端午节教案”的总结与内容安排。
一、活动目标
| 目标类别 | 具体内容 |
| 认知目标 |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
| 情感目标 |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 能力目标 | 提高动手能力(包粽子、做香囊等),锻炼协作意识 |
二、活动准备
| 准备项目 | 具体内容 |
| 教具材料 | 粽子叶、糯米、红枣、彩纸、粘土、剪刀、胶水等 |
| 环境布置 | 张贴端午节主题海报、悬挂五彩绳、摆放艾草装饰 |
| 知识储备 | 教师提前学习端午节相关知识,准备简单故事或视频 |
三、活动流程设计
| 时间 | 活动内容 | 活动形式 | 备注 |
| 9:00-9:20 | 开场导入 | 教师讲述端午节故事 | 结合PPT或绘本讲解 |
| 9:20-9:40 | 端午知识问答 | 小组竞赛形式 |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
| 9:40-10:10 | 动手实践:包粽子 | 分组进行 | 教师指导,安全第一 |
| 10:10-10:30 | 制作香囊 | 使用彩纸和小布袋 | 可加入干花或香料 |
| 10:30-10:50 | 亲子互动环节 | 家长参与制作 | 增强家园共育 |
| 10:50-11:00 | 展示与分享 | 幼儿展示作品 | 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 |
四、活动延伸
1. 家庭任务:鼓励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包粽子或制作香囊,并拍照记录。
2. 区域活动:在教室设置“端午角”,放置相关手工材料供幼儿自由创作。
3. 语言表达: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制作的过程和感受。
五、注意事项
- 所有活动需确保安全,避免使用尖锐工具。
- 注意卫生,尤其是涉及食物的部分。
- 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避免个别幼儿被冷落。
- 活动结束后及时整理场地,保持环境整洁。
通过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在快乐中学习了传统文化,还在实践中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希望这份教案能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参考,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喜爱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