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是哪位的作品】《在人间》是苏联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Maksim Gorky)创作的一部小说。这部作品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前一部是《童年》,后一部是《我的大学》。《在人间》通过主人公阿廖沙的视角,描绘了他从童年到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复杂面貌。
一、作品简介
《在人间》(原名:В людях,英文译为 In the World)首次出版于1916年,是高尔基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失去母亲后,被迫离开家庭,开始在社会中谋生的经历。他在不同的地方工作,接触各种人物,逐渐认识了社会的冷酷与人性的复杂。
二、作者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 | 马克西姆·高尔基 |
| 原名 | 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шков) |
| 出生年份 | 1868年 |
| 逝世年份 | 1936年 |
| 国籍 | 俄罗斯(苏联) |
| 职业 | 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 |
| 代表作 |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之歌》等 |
三、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1913年至1916年
- 出版时间:1916年
- 文学流派:现实主义、自传体小说
- 主题:成长、社会底层生活、人性探索
- 语言:俄语
四、主要内容概述
《在人间》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母亲去世后,不得不离开家庭,进入社会谋生的过程。他先后在鞋店、绘图室、轮船上工作,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段经历让他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促使他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
五、作品影响
-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作品。
- 它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成长历程,也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 在中国文学界也有广泛影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之一。
六、总结
《在人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属于其“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也是了解高尔基思想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