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出自哪篇文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在被贬至邓州(今河南南阳)期间所作,借登岳阳楼之机,抒发了他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一、文章背景总结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在公元1046年(庆历六年)所写的一篇散文,当时他因参与“庆历新政”失败而被贬官。尽管身处逆境,他仍心系国家与百姓,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文中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引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与人格魅力。
二、原文节选与出处
原文节选: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出处:
- 文章名称:《岳阳楼记》
- 作者:范仲淹
- 朝代:北宋
- 创作时间:1046年(庆历六年)
- 地点:邓州(今河南南阳)
三、关键句解析
| 句子 | 含义 | 体现的思想 |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在朝廷任职时,担忧百姓的生活 | 忧国忧民的情怀 |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被贬到远方时,仍然忧虑君主 | 忠君爱国的精神 |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不因外物而高兴,也不因自己而悲伤 | 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 |
四、总结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心系国家、忠诚于君主的高尚情操。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大夫精神”的典型体现。通过这篇散文,范仲淹展现了儒家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五、表格总结
| 问题 | 答案 |
| 出处 | 《岳阳楼记》 |
| 作者 | 范仲淹 |
| 朝代 | 北宋 |
| 创作时间 | 1046年 |
| 原文句子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 思想内涵 | 忠君爱国、忧国忧民、超然豁达 |
如需进一步探讨《岳阳楼记》的文学价值或历史影响,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