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不第后赋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5-11-15 13:56:41

问题描述:

不第后赋菊原文翻译及赏析,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5 13:56:41

不第后赋菊原文翻译及赏析】一、

《不第后赋菊》是唐代诗人黄巢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表面上描写菊花的傲然风骨,实则借花抒怀,表达了诗人对科举落第的不满与对理想抱负的坚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黄巢不甘平庸、志在四方的豪情壮志。

该诗通过菊花的坚韧不屈,象征了作者虽屡遭挫折,仍不改初心的精神风貌。其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是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的典型代表之一。

二、原文、翻译与赏析表格

项目 内容
原文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翻译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到来时,我的花开放之后,其他的花都凋谢了。
香气直冲云霄,弥漫整个长安城,满城的人都穿着金黄色的战甲。
作者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创作背景 黄巢科举落第后,有感而发,借菊花表达自己不屈不挠、渴望改变现状的心志。
主题思想 表面写菊花,实则抒发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英雄气概和豪迈情怀。
艺术特色 1.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 意象鲜明,气势磅礴;
3.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赏析要点 - “我花开后百花杀”:以菊花之盛,衬托其他花卉之衰,象征作者的独特与超凡;
- “冲天香阵透长安”:用香气象征影响力与号召力;
- “满城尽带黄金甲”:既写菊花盛开如金甲,也暗喻起义军席卷京城的壮阔景象。

三、结语

《不第后赋菊》不仅是一首描写菊花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激情与抱负的抒情之作。它体现了黄巢虽身处逆境,却依然心怀天下、志向远大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唐末社会情绪与文人心理的重要作品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