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日是几月几日由来是什么】一、
“残疾人日”是一个旨在关注和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社会包容的重要日子。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这一节日的设定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国家都选择在12月3日设立“国际残疾人日”,以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况与权利保障。
在中国,虽然没有专门的“残疾人日”法定节日,但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定在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这是中国为了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而设立的重要纪念日。本文将围绕“残疾人日”的日期及其由来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国际残疾人日 | 每年12月3日 |
| 设立目的 | 提高公众对残疾人问题的认识,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
| 联合国决议 | 197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
| 中国相关节日 | 全国助残日(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
| 中国设立时间 |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后确立 |
| 主要活动 | 宣传教育、爱心捐赠、志愿服务、康复援助等 |
| 意义 | 倡导社会尊重、理解、关爱残疾人,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
三、由来解析
“国际残疾人日”的设立源于联合国对残疾人权益的关注。早在1976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第31/14号决议,宣布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这一决定旨在唤起全球对残疾人问题的重视,推动各国采取措施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
在中国,尽管没有“国际残疾人日”这样的官方节日,但“全国助残日”自1990年起便成为重要的社会公益活动。该节日的设立,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怀与支持。
四、结语
无论是“国际残疾人日”还是“全国助残日”,它们都承载着同样的使命——让每一个人都能享有尊严、平等和幸福的生活。通过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和意义,我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关爱残疾人的行动中去,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温暖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