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轻诺寡信什么意思】“轻诺寡信”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随便、轻易许诺,但很少兑现承诺。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用来批评那些言而无信、不负责任的人。
一、词语解析
- 轻诺:指轻易地做出承诺或答应别人的事情。
- 寡信:意为缺乏信用,不守信用,很少履行自己的诺言。
合起来,“轻诺寡信”就是形容一个人说话不负责任,轻易许诺却从不兑现,缺乏诚信。
二、出处与用法
“轻诺寡信”最早出自《老子》:“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许下的诺言,必定难以实现,因为缺乏诚意和责任感。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我反省,强调做人要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失信于人 |
| 反义词 | 一诺千金、言出必行、信守承诺 |
四、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批评他人 | 他总是轻诺寡信,没人愿意再相信他的话。 |
| 自我反思 | 我以前做事太冲动,经常轻诺寡信,现在学会了更加谨慎。 |
| 教育场合 |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不要养成轻诺寡信的习惯。 |
五、总结
“轻诺寡信”是一个带有强烈道德批判意味的成语,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承诺、信守诺言是建立信任的基础。若一个人总是轻易许诺却从不履行,不仅会失去他人的信任,也会影响自身的信誉和形象。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轻诺寡信 |
| 含义 | 轻易许诺,却不守信用 |
| 出处 | 《老子》 |
| 用法 | 批评或自省,强调诚信 |
| 近义词 | 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
| 反义词 | 一诺千金、言出必行 |
通过了解“轻诺寡信”的含义及用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言行一致,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