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棫一生经历】庄棫(1830—1878),字中玉,号稚辛,江苏丹徒人。他是清末著名的词人、学者,与谭献并称“庄谭”,在晚清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庄棫一生经历丰富,仕途坎坷,文学成就突出,其人生轨迹反映了清末士人的命运变迁。
一、生平概述
庄棫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早年即显露才华。他虽有志于仕途,但因时局动荡,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后以举人身份入仕,曾任地方官职,但仕途不顺,最终归隐乡里,专心著述与词学研究。
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感慨,风格沉郁悲凉,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艺术感染力。庄棫不仅是一位词人,也是一位经学家,他对《周易》等经典有深入研究,学术造诣深厚。
二、庄棫一生经历简表
|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 1830年 | 出生于江苏丹徒 | 家境书香,自幼受良好教育 |
| 1846年 | 考中秀才 | 展现文学才华 |
| 1852年 | 中举人 | 步入仕途起点 |
| 1855年 | 任江苏某县知县 | 初入仕途,政绩一般 |
| 1860年 | 因战乱辞官归乡 | 遭遇太平天国战事影响 |
| 1865年 | 潜心著述,研究《周易》 | 专注学术与文学创作 |
| 1870年 | 与谭献交游,共研词学 | 成为清末词坛代表人物之一 |
| 1878年 | 去世,享年48岁 | 一生坎坷,留下大量诗词与学术著作 |
三、总结
庄棫的一生,是清末士人命运的缩影。他出身书香,才华横溢,却未能在仕途上大展宏图;他热爱文学,深研经典,最终在词学与学术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士人心态的真实写照。
庄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官位高低,更在于其思想深度与文化贡献。他的词作至今仍被后人传诵,成为研究清末文学的重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