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逼人什么意思】“咄咄逼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言语非常强势、具有压迫感,让人感到难以承受。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描述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或竞争时。
一、成语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咄咄逼人 |
| 拼音 | duō duō bī rén |
| 出处 | 《世说新语·文学》:“王右军(羲之)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海多难,万邦不宁,君其为我解忧。’谢曰:‘固当以天下为己任。’王曰:‘咄咄逼人!’” |
| 释义 | 形容说话或行动非常强硬、气势汹汹,使人感到压力或威胁。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行为或言论具有强烈的压迫性,常带贬义。 |
| 近义词 | 威胁、咄咄怪事、盛气凌人 |
| 反义词 | 温和、谦逊、委婉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工作场合 | 领导在会议上咄咄逼人,让员工感到压力很大。 |
| 人际交往 | 他总是咄咄逼人,让人不敢轻易与他争辩。 |
| 体育比赛 | 对手在比赛中咄咄逼人,几乎不让对方喘息。 |
| 竞争环境 | 在商业竞争中,对手咄咄逼人,迫使我们加快步伐。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虽然“咄咄逼人”可以形容强势的态度,但若频繁使用,可能会显得语气过于严厉,影响沟通效果。
2. 注意语境:该词多用于负面情境,若在正面语境中使用,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合适。
3. 区分“咄咄怪事”:有些人在使用时容易混淆“咄咄逼人”与“咄咄怪事”,后者指的是令人惊讶的事情,而非态度问题。
四、结语
“咄咄逼人”作为成语,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现代语言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情绪与态度,避免误解和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