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这个成语的意思】“得心应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时非常熟练、自如,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情况。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能力和经验,也表达了对事物掌握程度的自信。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解释 |
| 得 | 理解、掌握 |
| 心 | 内心、想法 |
| 应 | 回应、配合 |
| 手 | 手的动作、操作 |
整体意思: 指内心理解和外在操作完全一致,形容做事得心应手、得力顺利,毫不费力。
二、出处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最早见于《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对某项技能或工作的熟练掌握,也可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默契配合。 |
| 近义词 | 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驾乎其上 |
| 反义词 | 无从下手、力不从心、手足无措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工作中 | 他在这份工作中已经得心应手,效率非常高。 |
| 学习中 |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现在对这门课程已经得心应手了。 |
| 生活中 | 她做饭得心应手,家人都很喜欢她的手艺。 |
四、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得心应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古人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道理,才能在实践中运用自如。这种思想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总结
“得心应手”是一个非常实用且富有哲理的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表达出一种从容不迫、技艺娴熟的状态。通过了解它的含义、出处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 关键点 | 内容 |
| 成语含义 | 表示做事熟练、自如 |
| 出处 | 《庄子·天道》 |
| 用法 | 描述技能熟练或合作默契 |
| 文化内涵 | 强调“知行合一”的理念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语言知识,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