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文章建安骨的意思】“蓬莱文章建安骨”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原句为:“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句话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常被用来形容文风刚健、有骨力的作品。
一、含义总结
“蓬莱文章”指的是传说中仙山蓬莱所藏的珍贵文章,象征着高雅、不朽的文学作品;“建安骨”则指东汉末年建安时期的文风,以慷慨悲凉、刚健有力著称。整句诗意为:蓬莱的文章具有建安时期那种刚劲有力的风格,显示出作者对古代优秀文风的推崇与继承。
二、关键词解析
词语 | 含义解释 |
蓬莱 |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象征高远、神秘、不朽的文学境界。 |
文章 | 在古文中常指文学作品或文采,不仅包括诗词,也涵盖散文等体裁。 |
建安 | 指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约公元196年—220年)的建安时期,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
骨 | 指文章的骨力、气势和内在力量,强调内容的深刻与形式的严谨。 |
三、历史背景
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代表人物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他们的作品多表现乱世情怀,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形成了独特的“建安风骨”。
李白在此诗中提到“建安骨”,是对这种文风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追求——既要如蓬莱般高远飘逸,又要具备建安文人的刚健之气。
四、现代意义
在当代语境中,“蓬莱文章建安骨”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是对古代文风的致敬,也激励现代作家在创作中保持独立精神与艺术追求。
五、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含义 | 表达对蓬莱般高雅、建安般刚健文风的赞美与传承 |
蓬莱 | 神话中的仙山,象征文学的理想境界 |
建安 | 东汉末至三国初的文学黄金时期,文风刚健有力 |
骨 | 文章的骨力与气势,强调内容的深刻与形式的严谨 |
现代意义 | 鼓励文学创作中兼顾高远意境与现实力量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蓬莱文章建安骨”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学精神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艺术美感的同时,也要注重文章的思想深度与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