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谁】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他以卓越的智慧、忠诚和治国才能著称,被后人尊为“智圣”。在《三国演义》中,他更是被塑造为一位近乎完美的谋士形象,深受百姓和后世文人的敬仰。
一、人物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诸葛亮 | 
| 字 | 孔明 | 
| 号 | 卧龙 | 
| 出生时间 | 公元181年 | 
| 去世时间 | 公元234年 | 
| 国籍 |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 
| 身份 | 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 | 
| 所属势力 | 蜀汉 | 
| 主要功绩 |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提出“隆中对”战略、治理蜀国、六出祁山北伐 | 
二、主要事迹
| 事件 | 简介 | 
| 隆中对 | 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提出先取荆州、益州,再图中原的战略方针。 | 
| 白帝城托孤 | 刘备临终前将幼主刘禅与国家大事托付于诸葛亮,成为蜀汉实际掌权者。 | 
| 治理蜀国 | 任内推行屯田制、发展农业、整顿吏治,使蜀国在战乱中保持稳定。 | 
| 六出祁山 | 从228年至234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因粮草不足、人才匮乏等原因未能成功。 | 
| 死于五丈原 | 234年,最后一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 | 
三、历史评价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不仅因为他的军事才能,更因为他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精神。他被后人称为“千古贤相”,其《出师表》更是被广泛传颂,成为忠臣典范。
- 正面评价:
- 智慧过人,善于用兵;
- 忠诚不二,深得民心;
- 治国安邦有方,是蜀汉的中流砥柱。
- 争议点:
- 有人认为其北伐过于频繁,消耗了蜀国国力;
- 也有观点指出他在用人方面存在局限,如对马谡的重用导致街亭之战失败。
四、文化影响
诸葛亮不仅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文学、戏剧、影视作品中也常被描绘为智慧与忠诚的象征。尤其在《三国演义》中,他被神化为“智多星”,甚至拥有“借东风”、“空城计”等传奇故事,使其形象深入人心。
五、总结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不仅是蜀汉的开国功臣,更是后世推崇的楷模。他的一生,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其精神和智慧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