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原文翻译及赏析】《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表达了自己因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而无法应召出仕的恳切请求。文章情感真挚,语言委婉,结构严谨,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一、
《陈情表》全文共四段,依次叙述了作者的身世、与祖母的关系、当前的困境以及对朝廷的感激之情。文章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开篇,讲述了自己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长大的经历,强调了自己与祖母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接着,作者说明自己虽有忠君之心,但因祖母年迈体弱,无法离开,故请求暂缓入仕。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朝廷恩典的感激,并再次恳请皇帝体谅其难处。
文章情感真挚,逻辑清晰,既有个人遭遇的悲苦,也有对国家的忠诚,体现了儒家“孝”与“忠”的统一。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我因为命运坎坷,早年就遭遇不幸。 |
|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 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岁时,舅舅强迫母亲改嫁。 |
|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 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虚弱,亲自抚养我长大。 |
|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 |
|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孤独无依,直到成年。 |
|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没有伯叔,也没有兄弟。 |
|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家门衰微,晚年才有了儿子。 |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外面没有服丧一年的亲戚,家里连一个五尺高的仆人都没有。 |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孤单一人,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 |
| 而刘余年,方当荣养。 | 祖母年事已高,正需要我奉养。 |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我实在不敢有丝毫畏惧,恭敬地呈上此表。 |
三、赏析要点
1. 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李密通过自述身世,展现出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无助,同时又表现出对祖母的深厚感情,令人动容。
2. 语言委婉,措辞得体
文章在表达个人困难的同时,始终尊重皇帝,避免直接拒绝,而是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等谦卑之语,体现出极高的政治智慧。
3.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全文按时间顺序展开,从幼年到成年,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情感逐渐加深。
4. 体现儒家思想
文章体现了“孝”与“忠”的矛盾与统一,反映了当时士人面对仕途与家庭责任时的艰难抉择。
四、结语
《陈情表》不仅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的奏章,更是一部展现古代士人精神风貌的经典作品。它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严谨的结构,打动了无数读者,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