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疾首蹙额是什么意思】“疾首蹙额”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因极度不满、厌恶或痛苦而表现出的面部表情。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对某种现象、行为或政策的强烈反感。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疾首蹙额 |
| 拼音 | jí shǒu cù é |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下》:“民皆有疾首蹙额之忧。” |
| 本义 | 形容因痛苦、不满或厌恶而头痛、皱眉的表情 |
| 引申义 | 表示对某事极度不满、反感或忧虑 |
| 使用场景 | 描述对不良现象、政策、行为等的强烈反对情绪 |
| 用法 | 多作谓语、定语,也可作状语 |
二、成语解析
“疾首”指的是头痛,表示身体上的不适;“蹙额”则是皱眉头,表示心理上的不悦或不满。这两个动作结合起来,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令人不快的事情时所表现出的痛苦和反感。
该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原意是说百姓因为国家的混乱而感到痛苦和忧虑。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广泛用于文学、新闻、评论等领域,表达对某种现象的强烈不满。
三、使用示例
1. 他看到那些浪费资源的行为,不禁疾首蹙额,深感痛心。
2. 对于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许多人都表现出疾首蹙额的态度。
3. 政府出台的新政策让不少民众疾首蹙额,纷纷表达不满。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成语 |
| 近义词 | 咬牙切齿、怒火中烧、愤愤不平 |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泰然自若、喜笑颜开 |
五、结语
“疾首蹙额”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象、个人行为或政策制度的深刻反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文化内涵。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