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溢于言表什么意思】“溢于言表”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情绪或态度非常强烈,以至于已经超越了言语的表达范围,可以通过表情、行为等外在表现出来。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内心的情感非常丰富,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溢于言表 |
| 拼音 | yì yú yán biǎo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言也,溢于言表。” |
| 含义 | 形容情感、情绪过于强烈,无法仅用语言表达,常通过外在表现流露出来。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的情绪、情感、态度等非常鲜明、强烈。 |
| 近义词 | 情不自禁、情溢于辞、喜形于色 |
| 反义词 | 无动于衷、冷若冰霜、心如止水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表达激动情绪 | 他听到好消息时,激动得溢于言表。 |
| 描述深情厚意 | 她对母亲的感情溢于言表,连邻居都为之感动。 |
| 赞美艺术作品 | 这幅画作中蕴含的情感,溢于言表,令人震撼。 |
三、常见误用提醒
- 误用1:将“溢于言表”与“言不由衷”混淆。
- 正确用法:“溢于言表”强调情感外露;“言不由衷”指说话不真诚。
- 误用2:用于描述理性思考或客观事实。
- 正确用法:“溢于言表”适用于情感类表达,不适用于冷静分析或事实陈述。
四、总结
“溢于言表”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情感的强烈和外露。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美感,也反映了人们在表达情感时的复杂性。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