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是什么

2025-08-04 16:07:25

问题描述:

《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是什么,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4 16:07:25

《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是什么】《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在学习这篇古文时,了解其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总结与归纳。

一、一词多义

在《愚公移山》中,一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体现了文言文的丰富性。

词语 义项1 义项2 义项3
的(助词) 他(代词) 到……去(动词)
用(介词) 因为(连词) 认为(动词)
他的(代词) 那(指示代词) 语气词(表推测)
并且(连词) 但是(连词) 表修饰(连词)

二、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常见词类活用现象,即某些词在特定语境中可以改变其语法功能。

词语 活用类型 释义 例句
动词作使动 使……移动 愚公移山
箕畚 名词作动词 用箕畚装土 迁于南冥
名词作动词 向天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方位名词作动词 向北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由于音同或音近而借用其他字的现象。

通假字 本字 释义 例句
没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解脱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山高貌 争高直指

四、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某些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不同,需注意区分。

词语 古义 今义 例句
草木 毛发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即使 虽然 虽我之死
这样 然后 有子存焉,然则何以报我
丈夫 成年男子 男性 汝之不惠,通“慧”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愚公移山》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不仅在思想上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在语言表达上也展现了丰富的文言现象。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希望这份整理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