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原文与赏析】《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著名七言绝句,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泊秦淮河畔的所见所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杜牧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
《泊秦淮》描写的是诗人夜泊秦淮河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冷清的氛围,暗示着当时社会的衰败与不安。接着,诗人写到“夜泊秦淮近酒家”,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也为下文的情感铺垫。后两句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借“商女不知亡国恨”来批评那些沉溺于享乐、不关心国家命运的人;而“隔江犹唱后庭花”则进一步指出,即使在国家危难之际,仍有人沉醉于歌舞之中,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腐败与堕落。
三、表格形式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杜牧(唐代) |
诗体 | 七言绝句 |
内容主题 | 借景抒情,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忧虑 |
意象分析 | - 烟笼寒水、月笼沙:营造朦胧冷清的氛围 - 酒家:暗示繁华与奢靡 - 后庭花:象征亡国之音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借古讽今,情感深沉 |
思想内涵 | 批评沉溺享乐、不思进取的社会风气,警示人们关注国家命运 |
历史背景 | 唐代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借此抒发忧国之情 |
四、赏析要点
1. 情景交融: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2. 对比手法:将“烟笼寒水”与“月笼沙”相对照,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同时隐喻社会的复杂与混乱。
3. 借古讽今:通过“后庭花”这一典故,讽刺当权者沉迷享乐、不思进取,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4. 情感深沉:诗人虽未直抒胸臆,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现实的不满。
综上所述,《泊秦淮》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更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的抒情诗,展现了杜牧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