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的意思和读音是什么】“石破天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出人意料,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它不仅用于描述事件的震撼性,也常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论的惊人之处。
一、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石破天惊 |
拼音 | shí pò tiān jīng |
注音 | ㄕㄧˊ ㄆㄛˋ ㄊㄧㄢ ㄐㄧㄥ |
出处 |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本义 | 石头崩裂,天空震惊,形容声音极大或事情非常惊人 |
引申义 | 比喻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令人震惊,有强烈冲击力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新闻、事件、言论等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事物 |
示例 | 这个发现真是石破天惊,颠覆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
二、详细解释
“石破天惊”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原句为:“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里的“石破天惊”是形容音乐的震撼力,仿佛连石头都被震裂,天空也为之震惊,雨都因此落下。
后来,“石破天惊”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现象或事件极其惊人,出乎人们的意料,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感。例如,一个重大政策的出台、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等,都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
三、使用注意
1.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事件、言论、作品等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内容。
2. 语气色彩:带有褒义或中性色彩,不用于贬义。
3. 搭配习惯:常与“令人”、“让人”等词搭配使用,如“令人石破天惊”。
四、常见误用
- 错误用法:“他的话石破天惊,让全场沉默。”
✅ 正确说法:“他的话石破天惊,让全场震惊。”
解释:虽然“石破天惊”本身含有“震惊”的意思,但“让全场沉默”更强调的是反应,而非“震惊”本身。
五、结语
“石破天惊”作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交流中也被广泛使用。理解它的来源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时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