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渔人之利辞典简编版是什么

2025-10-25 14:42:36

问题描述:

渔人之利辞典简编版是什么,跪求好心人,拉我一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14:42:36

渔人之利辞典简编版是什么】“渔人之利”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双方争斗,第三者坐收其利的情景。

在现代汉语中,“渔人之利”常用来比喻在双方争执或冲突中,第三方不费力气地获得利益。它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这种利益的获取是建立在他人矛盾之上的。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渔人之利
拼音 yú rén zhī lì
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
释义 比喻在双方争斗中,第三方不劳而获的利益
用法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坐收其利、乘机取利
反义词 自取其祸、两败俱伤

二、成语用法示例

1. 他只是在一旁观望,等双方斗得两败俱伤,最后却坐享渔人之利。

2. 商场上竞争激烈,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他人渔人之利。

3. 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没做,其实你已经成了别人渔人之利的帮凶。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

“渔人之利”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写照。它揭示了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利用别人的矛盾来谋取自身利益,这种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带来好处,但长期来看往往损害信任和合作的基础。

四、总结

“渔人之利”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源自古代寓言,现用于形容在冲突中不劳而获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面对矛盾时应保持清醒,避免成为他人争斗的牺牲品,同时也警示那些企图借机牟利的人,最终可能会失去更多。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古文出处,可参考《战国策》原文或相关文学评论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