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暖的典故是谁】“杏林春暖”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医生医术高明、仁心仁术。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动人的典故,其来源与古代一位著名的医学家有关。
一、
“杏林春暖”这一成语源于三国时期名医董奉的故事。董奉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行医济世,不求回报,只在病人痊愈后,让病人种下一棵杏树作为纪念。久而久之,他的门前形成了大片杏林,因此人们称他为“董仙”,并用“杏林春暖”来形容他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
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古代医者以仁爱为本的精神,也成为了后世对医者的一种崇高敬意。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杏林春暖 |
| 出处 | 源于三国时期名医董奉的传说 |
| 典故人物 | 董奉(字君异) |
| 故事背景 | 董奉行医不取报酬,仅要求病人痊愈后种一棵杏树 |
| 成语含义 | 形容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仁心仁术 |
| 文化意义 | 代表了古代医者以仁爱为本的精神,成为后世对医生的尊称 |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赞美医生的医德和医术,如医院、医学院等机构常用此词 |
三、结语
“杏林春暖”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古代医者的仁心与智慧,也激励着现代医者不断追求更高的医术与道德标准。了解这一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医者的尊重与崇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