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二十四史指的是什么书】在中国古代的史学发展中,"二十四史"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集合,涵盖了从上古到明朝的历史。但并非所有古代史书都属于“二十四史”,有些虽然具有重要价值,却未被列入其中。了解哪些书籍不属于“二十四史”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史学体系。
一、
“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历代官方或著名史学家编纂的24部正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它们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历史记载。然而,还有许多重要的历史著作并未被纳入这一系列,例如《资治通鉴》《史通》《文史通义》等。
这些书籍虽然在史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成书时间、体例、作者身份等原因,未能列入“二十四史”。本文将列出一些典型的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史书,并简要说明其特点与价值。
二、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典型史书一览表
| 序号 | 书名 | 作者 | 成书时期 | 类型 | 不属于二十四史原因 |
| 1 | 资治通鉴 | 司马光 | 北宋 | 编年体通史 | 为编年体而非纪传体,非官方正史 |
| 2 | 史通 | 刘知几 | 唐代 | 史学理论 | 属于史学评论类,非实录性质 |
| 3 | 文史通义 | 章学诚 | 清代 | 史学理论 | 史学批评与方法论,非正史 |
| 4 | 汉官六典 | 李攸 | 宋代 | 官制类史书 | 记载汉代官制,非通史 |
| 5 | 通典 | 杜佑 | 唐代 | 政治制度 | 属于典章制度类,非通史 |
| 6 | 通志 | 郑樵 | 南宋 | 通史类书 | 体例特殊,未被列为正史 |
| 7 | 东观汉记 | 多人编撰 | 东汉 | 断代史 | 为早期汉代史书,未被后世广泛采用 |
| 8 | 后汉书补遗 | 多人补充 | 明清 | 补充性史书 | 为对《后汉书》的补充和校订 |
| 9 | 新唐书 | 欧阳修、宋祁等 | 北宋 | 正史 | 实际属于“二十四史”之一(《新唐书》) |
| 10 | 资治通鉴纲目 | 朱熹 | 南宋 | 编年体纲目 | 属于《资治通鉴》的简化版本,非正史 |
三、结语
“二十四史”虽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但并不涵盖全部历史文献。像《资治通鉴》《史通》《文史通义》等书籍虽然不在“二十四史”之列,却在史学思想、方法和体例上具有深远影响。了解这些“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史书,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脉络与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