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原文是什么】《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著名历史散文,讲述了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在长勺之战中的故事。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展现了“取信于民”和“把握战机”的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
一、
《曹刿论战》主要讲述的是:在齐国攻打鲁国时,曹刿请求面见鲁庄公,提出作战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在战场上,他建议鲁庄公不要急于进攻,而是等待敌军士气低落时再发起攻击,最终取得胜利。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曹刿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民心”与“时机”的重要性。
二、原文节选(节录)
> 曹刿问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遂逐齐师。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文章出处 | 《左传·庄公十年》 |
| 作者 | 左丘明(传统说法) |
| 背景 | 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 |
| 主要人物 | 曹刿、鲁庄公 |
| 核心思想 | “取信于民”、“把握战机” |
| 战争过程 | 鲁国以少胜多,击败齐国 |
| 历史价值 | 展现古代军事思想与政治智慧 |
| 现代意义 | 强调民心向背、战略决策的重要性 |
四、结语
《曹刿论战》虽短,但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它不仅是研究古代战争策略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窗口。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战争的理性思考,也能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