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列四年级数学除法算式】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除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正确地列出和计算除法算式。本文将总结如何列除法算式,并通过表格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一、什么是除法算式?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或者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多少个另一个数。除法算式通常由被除数、除数和商三部分组成。
- 被除数:被分的数。
- 除数:分的份数或每份的数量。
- 商:分的结果。
二、如何列除法算式?
1. 明确题目要求
首先要读懂题目,判断是“平均分”还是“包含多少个”。
2. 找出被除数和除数
- 如果题目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那么被除数是12,除数是3。
- 如果题目是“12里面有几个3”,那么被除数是12,除数是3。
3. 写出除法算式
用符号“÷”来表示除法,格式为:
> 被除数 ÷ 除数 = 商
4. 计算结果
用乘法验证是否正确。例如:12 ÷ 3 = 4,因为3 × 4 = 12。
三、常见题型与例题
| 题型 | 例子 | 算式 | 商 |
| 平均分 | 把15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同学 | 15 ÷ 5 = ? | 3 |
| 包含多少个 | 20里面有几个4 | 20 ÷ 4 = ? | 5 |
| 带余数的除法 | 17除以5是多少 | 17 ÷ 5 = ? | 3余2 |
| 已知商求被除数 | 一个数除以6等于3,这个数是多少 | ? ÷ 6 = 3 | 18 |
四、注意事项
- 被除数不能为0(除非题目特别说明)。
- 除数不能为0,因为0不能作为除数。
-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 多做练习题有助于提高对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和示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列四年级数学中的除法算式。建议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练习,加深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