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歌文天祥原文及鉴赏】《正气歌》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于狱中所作的一篇抒发忠贞不屈精神的诗文。全文以慷慨激昂的语言,列举历代忠臣义士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坚定信念。这篇文章不仅是文天祥个人精神的写照,也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
一、文章
《正气歌》全篇共1280字,分为多个段落,每段讲述一位历史人物的忠烈事迹,如皋、比干、屈原、苏武等。文天祥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展现“正气”的内涵,即忠义、刚直、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将自己置于这些历史英雄之中,表明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改初心。
文章语言庄重有力,情感真挚,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宣言。
二、《正气歌》原文摘录(部分)
>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 “时穷节乃见,一垂丹青。”
>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痛定思痛,泣血临歧。”
三、鉴赏要点总结
| 鉴赏角度 | 内容说明 |
| 主题思想 | 表达忠君爱国、坚守气节的精神,强调“正气”是支撑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 |
| 艺术手法 | 多用排比、对仗,增强节奏感;引用历史人物事例,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
| 语言风格 | 庄重典雅,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
| 历史价值 | 是南宋末年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
| 现实意义 | 在今天仍能激励人们坚守正义、追求理想,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
四、结语
《正气歌》是文天祥在极端困境中写出的精神史诗,它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坚贞不屈,也反映了整个民族在危难时刻的集体精神。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首诗,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正气”二字的深刻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