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个人简介】曹爽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权臣,出身名门,早年受到曹操的器重。他在魏明帝曹叡去世后,与司马懿共同辅政,逐渐掌握朝中大权,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官员之一。然而,最终因权力斗争失败,被司马懿所诛,导致其家族覆灭。曹爽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悲剧,是三国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人物。
人物简要总结:
曹爽(?—249年),字昭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他是魏武帝曹操的侄孙,曹真的儿子。在魏明帝曹叡去世后,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后来逐渐独揽大权,但最终被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所杀,曹氏宗族也因此遭到清算。
曹爽生平大事记(表格形式):
| 时间 | 事件 | 简要说明 |
| 公元205年 | 出生 | 沛国谯县人,出身显赫 |
| 公元226年 | 随父从军 | 曹真死后,曹爽开始参与军政事务 |
| 公元239年 | 辅佐魏明帝 | 曹睿临终前托孤于曹爽与司马懿 |
| 公元244年 | 大举伐蜀 | 曹爽率军进攻蜀汉,结果损兵折将 |
| 公元247年 | 排斥异己 | 曹爽打压其他大臣,巩固自身权力 |
| 公元249年 | 高平陵之变 | 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被诛,家族覆灭 |
人物评价:
曹爽虽出身贵族,但在政治上缺乏远见和手腕。他虽然一度掌握实权,却未能有效应对司马懿的威胁,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他的失败也反映了三国时期权力更迭的残酷性。曹爽的兴衰,是魏国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