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疾首蹙额是什么意思】“疾首蹙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不满、厌恶或感到痛苦而表现出的面部表情。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疾首蹙额 |
| 拼音 | jí shǒu cù é |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民皆有疾首蹙额之色。” |
| 释义 | 形容对某事非常不满、厌恶或感到痛苦时的神情。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情绪上的反感或不适。 |
| 近义词 | 咬牙切齿、怒火中烧、心烦意乱 |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喜笑颜开、泰然自若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疾首蹙额”最早出自《左传》,原指百姓因战乱或压迫而面容愁苦、情绪低落。后来,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强烈不满或厌恶之情,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表达情绪。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描述不满情绪 | “他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感到疾首蹙额。” |
| 表达厌恶态度 | “看到那些虚假广告,他不禁疾首蹙额。” |
| 文学描写 | “百姓疾首蹙额,怨声载道。” |
四、总结
“疾首蹙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面对不愉快、令人反感或痛苦的事情时所表现出的面部表情和心理状态。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文学和正式写作中更为常见。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含义及使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