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是什么意思】“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死抉择时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其中,“汗青”一词是整句诗中最具文化内涵的部分。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首先需要了解“汗青”的具体所指及其历史背景。
一、
“汗青”原意是指古代竹简在制作过程中的一种加工工艺。古人将竹子削成薄片后,需用火烤去水分,使其变黄,这一过程称为“汗青”。由于这一工序会使竹简颜色变黄,因此“汗青”逐渐成为竹简的代称,也引申为史书或历史记录的象征。
在文天祥的诗句中,“汗青”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它不仅代表历史记载,更象征着忠诚、名节与精神的不朽。诗人以“丹心”(赤诚的心)为志向,希望自己的忠诚能够被历史铭记,即“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表格形式解析
词语 | 含义 | 原始来源 | 文化引申义 | 在诗句中的作用 |
汗青 | 古代竹简加工后的颜色,后引申为竹简、史书 | 竹简制作工艺 | 历史、名节、精神的象征 | 表达对历史的忠诚与铭记 |
丹心 | 忠诚、赤诚之心 | 古代常用比喻 | 忠贞不渝的信念 | 体现诗人坚定的爱国情怀 |
留取 | 保留、留下 | 动词 | 强调精神不朽 | 表达对身后名的追求 |
照 | 映照、照亮 | 动词 | 被历史铭记 | 强调精神的传承与影响 |
三、结语
“汗青”一词虽源于古代竹简的加工过程,但在文天祥的诗句中已超越其本义,成为中华文化中忠诚、气节与精神不朽的象征。通过“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表达了自己即使身处绝境,也要坚守信念、流芳百世的决心。这也使得这句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具感染力的名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