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绵薄之力什么意思】“绵薄之力”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自己能力有限,但愿意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或完成某项任务。这个词语多用于谦辞,表示自己虽然能力不强,但仍愿意尽力而为。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绵薄之力 |
| 拼音 | mián bó zhī lì |
| 释义 | 形容自己微弱的力量或能力,多用于谦虚地表示自己愿意尽心尽力去做事。 |
| 出处 | 《左传》等古籍中常见类似表达,后演变为现代常用成语。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常用于自谦。 |
| 示例 | “我虽能力有限,但愿尽绵薄之力协助大家。” |
二、词语结构分析
- 绵:柔软、细小的意思。
- 薄:微薄、不充足。
- 力:力量、能力。
- 整体含义:形容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只能尽一点微弱的力量。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工作场合 | “这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我只能尽绵薄之力协助大家。” |
| 学术交流 | “我对这个问题了解有限,只能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
| 日常生活 | “我虽然不是专家,但愿意尽绵薄之力帮忙。” |
四、与相近词语对比
| 词语 | 含义 | 是否谦辞 | 语气强度 |
| 绵薄之力 | 微弱的力量 | 是 | 较轻 |
| 酒囊饭袋 | 贬义词,形容无能的人 | 否 | 强烈 |
| 尽心尽力 | 努力做到最好 | 否 | 中等 |
| 无能为力 | 表示无法帮助 | 否 | 强烈 |
五、注意事项
1. 使用场合:适合在正式或半正式的场合使用,尤其在表达谦虚时。
2. 避免滥用:如果在非正式或轻松的场合频繁使用,可能会显得过于拘谨。
3. 搭配得当:通常和“尽”、“献”等动词搭配使用,如“尽绵薄之力”。
六、总结
“绵薄之力”是一个典型的中文谦辞,用来表达自己虽能力有限,但仍愿意尽力帮助他人。它在日常交流、工作沟通以及书面表达中都十分常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谦逊有礼”的精神。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词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礼貌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