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东北是指哪里】“外东北”是一个在中国民间较为常见的说法,但并非官方地理术语。它通常用来指代中国东北地区在历史上曾属于中国,但在近代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割让或租借给其他国家的区域。这些地区主要位于今天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和部分蒙古地区。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外东北”的范围,以下是对这一概念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
“外东北”并非一个正式的行政区划名称,而是历史地理上的一个泛称。其核心含义是:中国东北地区在19世纪中后期因列强侵略而失去的部分领土。这些地区主要包括现在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如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等)以及部分蒙古国境内区域。
这些地区的丧失主要发生在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涉及《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密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尽管这些土地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由于政治、军事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最终被纳入了苏联或后来的俄罗斯版图。
二、表格:外东北的主要地区及现状
序号 | 地区名称 | 原属中国时期 | 现属国家 | 历史背景简述 |
1 | 外兴安岭以南 | 清朝 | 俄罗斯 | 《瑷珲条约》签订后,被割让给沙俄 |
2 | 黑龙江以北 | 清朝 | 俄罗斯 |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后归属俄罗斯 |
3 | 乌苏里江以东 | 清朝 | 俄罗斯 | 《北京条约》后被割让 |
4 | 贝加尔湖以东地区 | 清朝 | 俄罗斯 | 19世纪中叶后逐步被沙俄控制 |
5 | 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 | 清朝 | 俄罗斯 | 多次条约后归属俄罗斯 |
6 |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 清朝 | 俄罗斯 | 曾为中国领土,现为俄罗斯远东重要城市 |
7 | 滨海边疆区 | 清朝 | 俄罗斯 | 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原为中国领土 |
8 | 蒙古国部分地区 | 清朝 | 蒙古国 | 1911年后逐步脱离中国,成为独立国家 |
三、结语
“外东北”是一个带有历史情感色彩的概念,反映了中国在近代史上因国力衰弱而失去部分领土的现实。虽然这些地区如今已不属于中国,但它们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仍然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了解“外东北”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