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怎么看问题有哪些工作怎么干】作风建设是推动工作落实、提升组织效能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群众满意度和整体发展水平。因此,正确认识作风问题,深入查找存在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是当前各级单位和干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作风怎么看?
作风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态度、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良好的作风能够增强执行力、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良好形象;而不良作风则会导致推诿扯皮、形式主义、脱离群众等问题,严重制约工作推进。
从整体上看,当前干部队伍的作风总体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仍存在以下问题:
- 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干部缺乏担当精神,遇到困难绕道走,不愿主动作为。
- 服务意识淡薄:对群众诉求回应不及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 纪律观念薄弱:个别干部自由散漫,迟到早退、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 形式主义突出:重痕迹轻实效,注重表面文章,忽视实际效果。
- 创新能力不足:习惯于按部就班,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问题有哪些?
| 序号 | 问题类型 | 具体表现 |
| 1 | 责任意识不强 | 遇事推诿、怕担责,不主动解决问题 |
| 2 | 服务意识淡薄 | 对群众态度冷漠,办事效率低,缺乏换位思考 |
| 3 | 纪律观念薄弱 | 迟到早退、上班期间玩手机、擅自离岗 |
| 4 | 形式主义突出 | 重材料轻实效,搞“面子工程”,忽视实际成效 |
| 5 | 创新能力不足 | 工作方法陈旧,缺乏主动性,不敢尝试新思路、新举措 |
| 6 | 沟通协调不畅 | 部门之间配合不力,信息传递不及时,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
| 7 | 廉洁自律不够 | 存在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现象,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
三、工作怎么干?
针对上述问题,要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制度上保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效。
1. 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 定期开展作风整顿专题学习,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
- 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引导干部自我反思、警钟长鸣。
2. 健全制度机制,规范行为规范
- 完善考勤、考核、问责等制度,确保作风建设有章可循。
- 推行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防止推诿扯皮。
3. 强化监督问责,形成震慑效应
- 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理。
- 对违反作风规定的行为,严肃追责,绝不姑息。
4. 注重实践锻炼,提升履职能力
- 鼓励干部深入一线,了解基层实情,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 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拓宽视野、积累经验。
5. 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内生动力
- 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让干部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四、总结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靠一时突击。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升。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锤炼优良作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