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活动教案范文】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习俗及意义,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以下是一份关于“端午节活动教案”的总结性内容,旨在为教师提供参考。
一、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学生能够:
| 目标类别 | 具体内容 |
| 知识目标 |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历史背景及主要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
| 能力目标 | 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 情感目标 | 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
- 时间:2025年6月X日(具体日期根据学校安排)
- 地点:学校教室、操场或多功能活动室
三、活动对象
- 年级: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
- 人数:每班30人左右
四、活动内容与流程
| 时间 | 活动环节 | 活动内容 | 备注 |
| 9:00-9:30 | 开场导入 | 教师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传说(如屈原的故事) | 配合图片或视频资料 |
| 9:30-10:00 | 粽子制作体验 | 学生分组包粽子,教师指导操作方法 | 准备粽叶、糯米、红枣等材料 |
| 10:00-10:30 | 赛龙舟游戏 | 模拟龙舟比赛,学生分组进行接力竞赛 | 使用自制龙舟模型或纸板 |
| 10:30-11:00 | 手工制作 | 制作香囊、五彩绳、艾草挂饰等 | 提供手工材料包 |
| 11:00-11:30 | 总结分享 | 学生分享活动感受,教师总结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 |
五、活动准备
- 物资准备:
- 粽子材料(糯米、粽叶、线绳、红枣等)
- 龙舟模型或纸板
- 手工材料(布料、丝线、香料等)
- 图片、视频资料
- 人员分工:
- 班主任负责整体协调
- 科任老师协助活动组织
- 家长志愿者协助现场管理
六、活动评价与反馈
- 学生评价:通过口头表达、书面感想等方式收集学生反馈。
- 教师评价:记录活动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为今后活动提供参考。
- 家长反馈:邀请家长参与部分环节,收集他们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七、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尤其是使用剪刀、针线等工具时。
- 强调环保意识,活动后清理场地,保持环境整洁。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八、延伸活动建议
- 开展“端午诗词朗诵会”,学习与端午相关的古诗。
- 组织“端午文化知识问答”,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 鼓励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包粽子、挂艾草,传承家庭传统。
通过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