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单刀赴会的国语辞典

2025-11-15 14:19:18

问题描述:

单刀赴会的国语辞典,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5 14:19:18

单刀赴会的国语辞典】“单刀赴会”是一个源自《三国志》的成语,原指关羽独自一人前往敌方军营谈判,后用来形容人勇敢、果断、不惧危险地面对困难或挑战。在现代汉语中,“单刀赴会”常被引申为一个人独自承担重任,或者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孤身应对复杂局面。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以下是对“单刀赴会”的国语辞典式总结: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单刀赴会
拼音 dān dāo fù huì
出处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曰:‘吾与子瑜有旧,可往见之。’遂单刀赴会。”
原意 关羽只带一把刀,独自前往敌方军营,表示无畏和自信。
引申义 比喻独自面对困难、挑战或敌人,表现出勇气和担当。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人在关键时刻独自承担责任、迎难而上的行为。

二、用法示例

句子 解析
他这次单刀赴会,独自处理了公司危机。 表示他在没有他人协助的情况下成功解决了问题。
面对强敌,他选择单刀赴会,毫不退缩。 强调其勇敢无畏的精神。
这个项目只有他一个人负责,可以说是单刀赴会。 表示他独自承担任务,没有团队支持。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词语
近义词 孤身涉险、独当一面、勇往直前
反义词 畏首畏尾、优柔寡断、依赖他人

四、文化意义

“单刀赴会”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忠义”“勇敢”“担当”的推崇。在历史故事中,关羽以这一行为展现了极高的个人魅力和英雄气概,因此这个成语也常常被用来赞扬那些敢于担当、不惧艰险的人。

五、总结

“单刀赴会”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是语言表达中的一个亮点,更是中华文化中一种精神力量的体现。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生活中,它都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勇气与决心往往比外部条件更为重要。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单刀赴会”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用法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