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墙意思】“兄弟阋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原意是指兄弟之间在家中争吵,但面对外敌时能够团结一致。后用来比喻内部发生矛盾、争斗,甚至互相攻击,而忽视了共同的敌人或外部威胁。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家庭、团体、组织或国家内部出现分歧和冲突,尤其是在本应团结协作的情况下却因内耗而削弱整体力量。
“兄弟阋墙”最早出自《诗经》,原指兄弟在家中争执,但在面对外敌时仍能团结。后来引申为内部发生矛盾,甚至互相攻击,忽略了共同的敌人或目标。该成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应以大局为重,避免内耗。
表格展示:
| 词语 | 兄弟阋墙 | 
| 出处 | 《诗经·小雅·常棣》 | 
| 原意 | 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一致 | 
| 引申义 | 内部矛盾、争斗,忽视外部威胁 | 
| 使用场景 | 家庭、团体、国家内部冲突 | 
| 情感色彩 | 贬义(强调内耗) | 
|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 现代用法 | 形容内部不和、互相攻击 | 
| 相关成语 | 内讧、窝里斗、同室操戈 | 
通过了解“兄弟阋墙”的含义与使用场景,我们更能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避免因内部矛盾而失去更大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