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暴虎冯河是比喻什么】“暴虎冯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原意是指不勇敢地去打老虎,也不冒险地过河。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人做事鲁莽、冒失、缺乏智谋,只凭一时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
在现代语境中,“暴虎冯河”常用来批评那些行为轻率、不计后果的人,强调做事应当谨慎、理智,避免因冲动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成语“暴虎冯河”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成语名称 | 暴虎冯河 |
| 出处 | 《诗经·小雅·小旻》 |
| 原意 | 不敢打老虎,不敢过河,比喻不轻举妄动 |
| 引申义 | 比喻做事鲁莽、冒失、不计后果 |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或自我反思时,指出行为过于冲动、缺乏思考 |
| 近义词 | 轻举妄动、鲁莽行事、不自量力 |
| 反义词 | 三思而后行、谨慎从事、深思熟虑 |
| 用法示例 | 他做事总是暴虎冯河,结果常常吃大亏。 |
结语:
“暴虎冯河”虽然是一个古老的成语,但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冷静分析、理性判断,而不是盲目行动。只有做到“谋定而后动”,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