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蒂固的意思】“根深蒂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某种思想、观念或制度等已经深入到基础层面,很难被改变或动摇。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事物的基础非常牢固,就像树木的根扎得深、茎叶长得稳固一样。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根深蒂固 |
拼音 | gēn shēn dì gù |
出处 |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其父死于路,其子不哭;其母死于道,其子不悲。”后世引申为“根深蒂固”。 |
含义 | 形容某种思想、观念、习惯等非常牢固,不易改变。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社会现象、文化传统、个人思维等难以动摇的状态。 |
近义词 | 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积重难返 |
反义词 | 轻而易举、一触即溃、易于改变 |
二、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社会文化 | 在一些传统观念深厚的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
个人思维 | 他从小养成的习惯,现在即使想改也已根深蒂固。 |
组织管理 | 公司内部的一些旧制度,因长期沿袭,已根深蒂固,难以撼动。 |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抽象事物,如思想、观念、制度等,不宜用于具体物体。
2. 语气色彩:通常带有中性或略带负面的意味,表示难以改变的现状。
3. 搭配使用:常与“难以改变”、“无法动摇”等词语搭配使用。
四、总结
“根深蒂固”强调的是某种事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固状态,它不仅反映了事物的稳定性,也暗示了改变的难度。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化传统、个人习惯,还是组织结构,都可能表现出“根深蒂固”的特点。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与自身行为模式。